沈阳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网密集,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工业门类齐全,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工业名城;金融业发展迅速,全市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达726家,已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丰富,现有44所普通高校、2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外交往活跃,已同18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贸往来和城市交流,开通的国际航线达59条;美国通用、德国宝马、法国米其林等8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沈阳设立企业152家。
       1943年,在发生战俘逃脱事件之后,日军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特别建造了这个永久性的战俘营-奉天俘虏收容所。奉天俘虏收容所是日军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中心战俘营,是日军对外政治宣传的“模范战俘营”。同时也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领地设立的18座战俘营中至今保留最为完整和最有代表性的一座。
       根据《沈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收录的时任第七旅服役军官李世廉的回忆:“第七旅是东北军中最精锐的旅,堪称精锐里的精锐。共三个团,每个团配有12挺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以及4门平射炮,每个连配有德国步枪120支,每个班配有一挺轻机枪。战车队共有12辆FT-17坦克。士兵全部具有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有的是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北大营是中日两军冲突最初开战地,东北军营所在地,在中国14年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位于今大东区北大营街,上汽通用(沈阳)所在地。
位于今大东区地坛街30号,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
       因当时奉天尚未建立战俘营,这些战俘暂时被关押在北大营内。战俘们每天要步行五公里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生产机床和武器。截止至1942年冬,因天气寒冷、医疗欠缺、粮食缺少等因素,先后共有400多名战俘死亡。
       至此,我们已经通过三期的内容来介绍沈阳,但因篇幅和时间有限,沈阳诸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无法逐一进行介绍,由衷的希望各位读者在不久的未来可以来到沈阳,亲身体会这座美丽的城市。
       沈阳是中国除北京之外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现有清故宫、福陵、昭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新乐遗址、锡伯族家庙、明清四塔七寺、张氏帅府等15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从1944年6月的历史遥感影像中可以直观的看到,此时营内的建筑已经损毁过半。但根据营内的建筑布局和道路规划情况来看,还是依然可以清晰的辨别出北大营损毁前各营舍建筑主体的实际位置和划分。
       独立守备队组建于1906年,主要用来保护和维持奉天铁路及附属地的安全。独立守备队兵营位于今和平区光荣街5号,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所在地。
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从1907到1931年,北大营共存续25年。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打出的第一炮就是在北大营炸响的,是日本打开中国大门的开始,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拉开序幕的开始。
       奉海铁路,又称沈海铁路。由奉天到海龙镇(位于今吉林省),全长236公里,1925年7月开工,1927年9月竣工。竣工同年12月,延长至朝阳镇,长16公里。此后另修建梅河口至西安(今辽源)支线,长66公里。
       从1966年7月的历史遥感影像中可以直观的看到(下图),此时在北大营旧址上仅有619团1、2、3营舍保存较为完整(蓝框范围),战车队的部分营舍得到保存(黑框范围),其余均已变成居民区和农田。
       1907年,独立守备队创建初期实行预备役和后备役的志愿兵役制,从日本国内退役军人中招募。服役期满后,可转业充任满铁职工、关东厅警察或从事其他企业及商贸活动。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西贡(今胡志明市)、高雄、釜山、汉城(今首尔)等地,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6个国家的2000多名战俘先后汇合抵达奉天。 
       1962年,陵园内增建高6米大理石纪念碑。正面为董必武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背面为郭沫若题七律:“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陵园墓区共安葬124位抗美援朝烈士,其中有3位军级干部、10位师级干部,多名团级干部和战斗英雄、模范、功臣。包括特级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等。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有感于奉天乃清朝“肇兴之地”,为加强对奉天城的防务,动工修筑正方形的驻军营垣。因地处城北,故名“北大营”。
       1916年,独立守备队改为现役制,在日本国内各师团直接征募志愿兵员,混编后由大连港入境,后经统一安排分赴各自所属守备队。
       1931年9月18日,北大营被日军占领。东北军第7旅忍痛撤出北大营,国土一夜沦丧,北大营成了中国人记忆深处的屈辱地标。
       战俘营占地45355平方米,二战期间曾关押了2018名战俘。奉天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一大队负责管理奉天俘虏收容所。
上期我们借助1944和1966年珍贵的历史遥感影像对沈阳的张氏帅府、大南门、冯庸大学及周边重点古迹进行了介绍。
       奉海铁路局建于1925年,距沈阳站10公里,吉林站436公里,位于今大东区东站街1号,沈阳东站所在地。
       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和沈阳军区总医院正式合并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如今的沈阳已经发展成为全市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832.2万人的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本刊中的图片版权归北京拓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使用。
       1949年,因沈阳市人民政府设在广场西侧(下图红圈位置),改称为“市府广场”。
       本期我们将继续借助1944和1966年的历史遥感影像对沈阳进行最后一期的介绍。
       奉天独立守备队参与和实施了1928年“皇姑屯事件”和1931年“柳条湖事件”。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奉天俘虏收容所。同年9月,所有战俘离开奉天。
       1928年,张学良任东北边防军司令期间,北大营先后举行了三次国庆阅兵。
       1907年,日中合办的马车铁道在这里设站,形成了最早的区域交通枢纽。
                   蓝框范围:① 619团1营 ②  619团2营   ③ 619团3营           
                   黑框范围:① 汽车队     ②  迫击炮厂    ③ 战车队(坦克)   
       1911年,京奉新站建成后形成了站前广场,当时称为“中心广场”。
奉天承运,盛京之约---沈阳1944(三)
       2013年,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建于1951年,位于今皇姑区金山路50号。
       2013年,奉海铁路局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又称奉天俘虏收容所、奉天盟军战俘集中营。
       2006年,沈阳市府广场被评选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沈阳市府广始建于1907年,位于今沈河区青年大街1号。
红框范围:① 621团本部 ② 第七旅司令部 ③ 619团本部
       2013年,沈阳市府广场完成最大一次的工程改造。
黄框范围:① 620团1营 ②  620团2营   ③ 620团3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1966年07月历史遥感影像
绿框范围:① 621团1营 ②  621团2营   ③ 621团3营
       1963年,被辽宁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迁至于此。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66年07月历史遥感影像
奉天独立守备队兵营-1944年06月历史遥感影像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1944年06月历史遥感影像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1966年07月历史遥感影像
沈阳市府广场-1966年07月历史遥感影像
沈阳市府广场-2019年09月历史遥感影像
奉海铁路局-1944年06月历史遥感影像
奉海铁路局-1966年07月历史遥感影像
北大营-1944年06月历史遥感影像
北大营-1966年07月历史遥感影像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详细内容请点击访问: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
紫框范围:军机处     
1927年北大营平面图
奉天独立守备队兵营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
橘框范围:骑兵队
奉海铁路局旧址
沈阳市府广场 
北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