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燕王朱棣南下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选用“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1404年,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所以天津又叫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维持其对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在中国推行”以经济战为主体”,一方面疯狂地从中国掠夺各种战略物资和资源;另一方面在其统治地区成立”圣战献金动员总会”,强迫机关团体、企业、商号和全体市民”献铜、献铁、献金、献锡”,以此弥补其军需资源匮乏。
      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日军占领天津的8年时间里,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实行残酷的法西斯殖民统治,使天津成为日本侵略中国、掠夺中国的战略基地。人民饥寒交迫,苦不堪言。日军对天津肆意烧杀抢掠,加上当时天津水灾,使天津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1937年天津沦陷后,日军在天津东局子、张贵庄各建有一个军用机场。在郑庄子、东局子、大沽建有三个军需仓库,计天津一、二库,大沽三库。此时,天津驻军总兵力达到两万余人。
      日伪统治当局成立了各种”统制会”, 重要企业被日军以军管方式强行霸占,将所有重要工业原料和生活必需品全部管制起来。由于武装管制,当时海河上允许过往行驶的船只寥寥无几。
      根据2015年统计,天津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伤亡人数总计63524人,财产损失总计为法币50.24亿元,联银券1.08亿元,银元72.56万元,外币271.42万美元,房屋3.70万间,土地102.47万亩,粮食30.48亿公斤,牲畜14.57万头。
      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327号,建于上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的三层德式联排公寓,局部为二层和四层,外部为清水墙面,顶部为坡式红瓦。日占时期为日本宪兵司令部,现为市重点保护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1941年12月至1944年2月,日军从天津商会、工厂联合会掠得“献机金”125万元,从钱业、五金业公会掠得130万元,从银行业同业公会掠得100万元。铜60多万公斤,铁41万多公斤,碱3.4万吨、盐3.5万吨,锡纸1.5万余张等物资不计其数。
      通过1944年的解密遥感影像可以看到,大量物质被整齐存放在铁路沿线,有一货运列车在此停靠。当时东局子、张贵庄各建有一个军用机场。郑庄子、东局子、大沽建有三个军需仓库,这些物资不知是集结到这里等待仓储,还是准备通过铁路进而转空运海运分发到其他地区。
本期刊版权归北京拓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天津,简称津,别名“津门”,首都的门户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1945年10月6日上午9点,在当时法租界领事馆路(今承德道)门前广场举行日军受降仪式。
津门故里,故里寻踪---天津1944
东光大楼(红圈位置)-1944年解密遥感影像
天津车辆段(红圈位置)-1944年解密遥感影像
海河金阜桥附近水域--1944年解密遥感影像
海河直沽桥附近水域--1944年解密遥感影像
郑庄子军需仓库-1944年解密遥感影像
日军武装炮艇原貌
东光大楼现貌
      日占时期
东光大楼